舌尖上的美味,湘川香卤蛋,吃过更想念! |
文章来源:李泽坚 发布时间:2025-04-05 19:54:01 |
根据提交给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文件,中国开发商联合光伏上月发行为期三年的债券,利率为6.25%,表明该深圳太阳能债券很有竞争力。 在电池组件方面,随着光伏行业的整体好转以及由于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平价上网,预计全球组件产量继续呈现增长势头,全年将达到65GW,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含海外工厂)有望达到50GW,产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趋势。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能耗继续下降,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 补贴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由地方财政、价格和能源部门初审后,再经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家审批,再由中央财政拨付至地方财政,继而或直接发放至发电企业或由电网企业代付,导致资金调配周期过长。展望2016年,技术进步仍将是产业发展主题。基金按一定比例分别投资于光伏电站建设和制造业环节,通过电站环节的稳定收益补偿光伏制造业环节的风险。同时,很多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的电力运行机制,仍然采取平均分配的发电量年度计划安排电力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法》的保障性收购要求得不到切实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被限制出力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尽快解决光伏补贴资金发放问题,尽快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解决补贴资金缺口问题,落实马凯副总理在无锡光伏座谈会中的指示精神,光伏补贴即由电网公司代为垫付,年度终了再由财政等部门与电网公司进行审核、核算等,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 一方面提请财政及税务部门出台规范耕地占用税征收的具体指导意见和法规解释;另一方面,建议参照国家对火电的鼓励支持办法,出台政策对光伏电站减免征收土地使用税。这导致发电企业资金流转不畅、财务成本增加,产业链出现发电企业、制造企业、零部件企业间的三角债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升级、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环境硬约束线发挥更加重要作用两条线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通过早日实现光伏产业完全市场化,加速提高光伏发电在能源供给中的竞争力,以实现我国减排承诺和能源安全战略。 作为光伏发电是未来最重要清洁能源的一个佐证,有国际专家认为,到2050年中国理想的能源结构是: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80%的时候,光伏发电量应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6.4%。人类在过去的100万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非常稳定,从来没有达到300ppm,本世纪初终于超过这一数字,今年11月26日这一数字达到400.69mmp。光伏在实现环境硬约束目标中作用的分析实现环境硬约束目标,是多种清洁能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完全市场化产业,需求规模是在一定成本水平上个体需求的集中体现;在非完全市场化产业,需求规模是在一定补贴水平上社会意志的集中体现。 当需求一定的时候,需求市场的规模受商品的价格决定,完全市场化产业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和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成本决定的;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和社会补贴+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成本决定的。当前的光伏产业是典型的非完全市场化产业。 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两条线不仅决定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甚至会影响今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即这一时期光伏产业需求和发展速度的是由两条线决定的,一条是光伏扶持线,一条是环境硬约束线。在供求二者决定产业发展速度的不同作用中,需求发挥着更加主动和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亦是如此。两条线是什么如同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一样,一个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亦是如此。 简单地说:一个是扶持导向,一个是硬约束导向。何谓成为主要清洁能源的基本原则?是在清洁能源必须能够从探讨能源到补充能源再到替代能源这一前提下,要想成为未来主要的清洁能源必须具备两个原则:第一,这种能源能量的来源必须是无限的;第二,人类获取这种能源能量的手段必须是无限的。例如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奥巴马总统签署中美两国共同减排意向之后,带来2015年中国光伏终端市场建设规模从17.8GW增至23.1GW,光伏十三五规划从100GW增至150GW。不久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朱明表示:到2020年全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5.6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5亿千瓦,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 对于非完全市场化的光伏产业而言,这种社会意志既决定一国之光伏产业需求量的大小,也决定一国之光伏产业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例如2004年德国开始的光伏高额补贴和2012年开始的大幅下降补贴,带来的2012年德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是8GW多,2014年仅为2GW多;硬约束线是在社会能够承受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国家目标的按时、按量实现,具有某种硬约束性,会使一国光伏终端市场建设规模时有超速增加。 据此,在一定时期内,当影响光伏产业发展水平的技术、金融要素发展水平不变,而扶持导向和硬约导向的力度是根据社会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时候,扶持导向和硬约导向就对光伏产业需求市场规模产生主要影响。扶持线更多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难免带来光伏终端市场建设速度的时紧时松和各国、各资本间的轮替。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运行和在建的核电机组装机是48GW,由于核电建设工期较长需要5年至6年,估计到2020年核电投产装机容量不会超过60GW,增长幅度为25%。虽然它们在人类未来能源使用中的比重、在中国实现环境硬约束目标作用中的比重目前还是一个模糊数,但是,从成为主要清洁能源的基本原则和清洁能源的多年实践两个方面,对于哪一种清洁能源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已经具备做出正确选择的基础。虽然本次巴黎气候会议未能通过绿色和平组织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提案,但今年6月召开的G7国家领导人会议已经达成共识:到本世纪末将不再使用化石燃料。截至2014年底,我国光伏发电已建成规模是28GW,十三五规划目标是150GW,增长幅度为436%。当生产成本、企业利润、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成本这三个市场化因素一定的时候,社会补贴这一非市场化因素就对光伏产品需求规模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光伏必将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看上去光伏规模最小,实际是增长最快:截至2014年底,我国水电已建成规模是300GW,十三五规划目标是350GW,增长幅度为16%。那就是说,大致上可以算出来,水电是3.5亿左右,剩下就是风电和光伏,再加上生物质能,风电要搞到2.5亿千瓦,光伏大概是1.5亿千瓦。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了一致减排行动的《巴黎协定》。2015年12月12日,环境硬约束线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的作用开始进入倒计时。 在这天之前,技术、成本、政策几条线共同决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在这天之后,两条线将主要决定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清洁能源多年实践的初步结论是什么?结论没有,但是从已经出台的政策力度和不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比较,我们可以有一个确定性的判断:光伏发电是增长最快的清洁能源。 截至2014年底,我国风电已建成规模是114GW,十三五规划目标是250GW,增长幅度为119%。清洁能源主要包括:水力、风力、核电、天然气和光伏发电等。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更何况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中国政府的承诺,即是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对自己人民的承诺,对于做出的减排承诺一定会去努力兑现。同时,这也是中国对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 对于当前的中国光伏产业,这种社会意志具体体现为实现两个目标导向:一个是帮助光伏产业尽快实现完全市场化;一个是必须按时、按量发挥光伏发电在实现对世界减排承诺中的重大作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人类必须行动起来共同应对这种变化,李克强总理宣布的自主减排计划就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光伏扶持线是在一国国力能够承受的基础上,社会为帮助光伏产业尽快实现完全市场化愿意付出的成本线;环境硬约束线是在一国国力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国家为实现对世界减排承诺必须付出的成本线。这一指标的上升就是地球温度不断上升的原因,而不断严重的碳排放又是造成这一指标不断上升的原因。 当前决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的硬约束线是什么,是日益严重威胁中国人生命的空气污染,也是今年6月30日,李克强总理宣布的中国最新的自主减排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而兑现这一承诺的主要途径,就是引导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的超常规提高。 其中,仅1990年-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净增8.23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据此,光伏发电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太阳的能量是无限的,符合第一原则;人类获取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硅材料,硅元素的丰度在地球上仅次于氧,为26.5%,符合第二原则。所以光伏发电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何谓成为主要清洁能源的基本原则?是在清洁能源必须能够从探讨能源到补充能源再到替代能源这一前提下,要想成为未来主要的清洁能源必须具备两个原则:第一,这种能源能量的来源必须是无限的;第二,人类获取这种能源能量的手段必须是无限的。 当前的光伏产业是典型的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光伏扶持线是在一国国力能够承受的基础上,社会为帮助光伏产业尽快实现完全市场化愿意付出的成本线;环境硬约束线是在一国国力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国家为实现对世界减排承诺必须付出的成本线。 人类在过去的100万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非常稳定,从来没有达到300ppm,本世纪初终于超过这一数字,今年11月26日这一数字达到400.69mmp。所以光伏发电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据此,光伏发电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太阳的能量是无限的,符合第一原则;人类获取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硅材料,硅元素的丰度在地球上仅次于氧,为26.5%,符合第二原则。扶持线更多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难免带来光伏终端市场建设速度的时紧时松和各国、各资本间的轮替。 |
上一篇:日本光伏产业颓势难掩
|
相关资料 |
美国汽车制造 |
|
||
|